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,网络已经覆盖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诸多领域。特别是近年来,5G网络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(AI)、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迅速普及和推广,进一步推动物理空间的信息化和网络化。网络空间(Cyberspace)逐渐成为物理空间的全息映射,成为继“陆海空天”后的第五大疆域。2016年12月发布的《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》指出,网络空间由互联网、通信网、计算机系统、自动化控制系统、数字设备及其承载的应用、服务和数据等组成。网络空间所承载的分布广阔、数量庞大的信息资产,蕴藏着无数“瑰宝”,正不断激发人类的探索欲望。
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。国家领导人在“4.19讲话”中强调,“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是基础的工作。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,摸清家底,认清风险,找出漏洞,通报结果,督促整改”。由于网络空间包含的信息量巨大,结构复杂,探索网络空间迫切需 要一个与百度地图、高德地图类似的工具,将网络世界中的“一草一木”有效标识出来。基于网络空间地图提供的方向标,人们可按图骥,快速寻觅到“宝藏”。
从攻击角度来讲,任何系统都存在被攻击的区别在于如何将攻击的成果最大化。此时网络空间“情报”的特性逐渐变得越发重 要。有了情报,才可以明确攻击目标、实现攻击价值。IP资产本身就具备一定价值,而资产上运行的业务系统更是高价值目标。通过对IP资产的多维度测绘,拿到其设备类型、开放端口、对应的组件和服务、地理位置等信息。消除战争迷雾,实现“知彼”后形成有的放矢,最大化攻击效果。
从防御角度来讲,随着大批反华势力的暗流涌动,我国重要信息系统、政府网站被攻击,留下大量反动言论,影响极其恶劣。同时,出于利益角度,大批黑客肆意攻击我国企业重要的信息系统,不仅造成用户信息泄露、核心业务受到影响,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,还面临着被监管单位通报批评,乃至收到暂停业务以进行全方面整改的要求。因此,对内的资产测绘就显得格外重要,需要时刻明确我方有多少资产处于风险暴露面,这些资产都开放了哪些高危端口,这些端口上又运行着哪些高危组件等,实现“知己”后形成及时防御,以减少安全风险。